说来令人难以相信,在美国,竟然有近20万的苗族人,他们仍会说自己的语言,且多是聚居在一起。众所周知,苗族是中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,那么,这些苗族人是怎样到美国的?其生活与文化传统又有些什么变化呢?
苗族人自古以来迁徙不断,而每次迁徙都与战争有关。据说,苗族的先祖原住在中国的黄河一带,后来由于战争开始了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迁徙,跨过滚滚黄河,来到今湖北和湖南洞庭湖的四周定居下来,成了以后楚国的主体民族之一。这以后,由于不断的战争,苗人被迫再大规模西迁,来到湖南的湘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,基本形成现在的局面。有关这次大规模西迁,至今流传有长达几千行的民族史诗《沿河西迁》。
迁徙到此并未结束,在漫漫岁月中,苗族人仍不断遭受战争与天灾的侵害,大约在200年前,他们终于跨出国门,深入到越南、泰国、老挝等一些国家的山区,其数量有好几十万人,这可算是苗族人的第三次大迁徙。不过,这次迁徙的只是苗族的一小部分人,大多数人仍然留在中国的南部。
然而,这部分苗族人千里迢迢跑到异国他乡,仍未过上安宁的日子。在老挝,战争时常发生,制造了无数的难民。1975年,约10多万苗族人饱受战争之苦,沦为难民而流入泰国。而后,在泰国政府以及有关国际救援组织的帮助下,有6万苗族难民移居美国。他们多是20—30家聚居在一起,而且20家以上的点都成立了苗族协会。一开始到美国时,在加利福尼亚州有1万多苗族人,在明尼苏达州的有1.5万人,是两个比较主要的聚居点。后来,又有好几万苗族人迁徙到美国,加上20多年来出生的近3万人,现在美国的苗族人已近20万。
这些人初到美国时,绝大多数不懂英语,语言障碍使多数人找不到工作,只能靠政府发放的救济款勉强度日。当地政府为了给他们解决困难,特地为他们请来老师教他们学习英语,学习美国的法律和生活习俗等。学会英语后,再由当地的苗族协会帮助寻找工作。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大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,如妇女搞收录机装配、扫地、烧水等,男子学开车、修车,开饭馆,卖鱼等。如今,在美国的苗族人,除极少数的老年人靠救济款生活外,其余的都有了工作,虽然收入远不如其他美国人,但生活已有很大的改善。
因文化程度不高而饱受其苦的美国苗族人,都千方百计地供孩子上学。到1988年,苗族子女中已有10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,26个人在攻读博士学位,50人在攻读硕士学位,100多人在攻读学士学位。为了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,苗族学生每天还利用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苗文。现在美国的苗族,都是苗文和英文并用,他们还办了一个苗文刊物,每年出两期,为各地的苗族互通信息,介绍科学知识。此外,还有三个苗族人办了个出版社,现已出版了一些苗文书籍。
但是,据来一些美国的苗族老人说,现在的美国苗族青年已开始学习美国的生活方式,老一辈人非常担心最终会丧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,他们正在寻求保持传统文化的方法。
有意思的是,美国的苗族虽然都是从老挝经泰国到美国的,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,并多次到中国的贵州、云南等地寻根及参加民族节日的庆典。现在他们说的是老挝苗语,与云南一带的苗族人能直接对话,彼此交往都毫无陌生感,备觉亲切。